霍何綺華博士
霍何綺華博士

為了更好的明天

發佈時間: 2015/08/25

香港乳癌基金會於2007年成立香港乳癌資料庫。資料庫的同事定期外訪,到本地47家公立和私家醫院及診所訪問乳癌患者,收集乳癌資料。在醫生及各專業組織督導下,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,並每年出版香港乳癌實況報告。基金會就乳癌的高危因素、臨床病徵、治療方法、成效、復發和存活率等範疇進行調查,以幫助政府、醫生掌握本地乳癌的狀況,找出更合適的治療方法。

至今資料庫已成功跟進及收集15,000個病例,並將於9月23日發布第七號報告。然而,若沒有乳癌患者的配合,同事們便無法取得這些重要數據。正因為乳癌患者和康復者認真地分享自己的病況,資料庫才能得以日益擴展,令更多病友和社會獲益。

曾聽聞有同事外訪期間,被一位受訪者問及接受訪問的好處是甚麼。若由我回答,會是為了一個更好的明天。相信每位乳癌患者都希望能找出較合適的治療方法,盡早康復。但甚麼方法才是較合適呢?答案很簡單。分析都是源自真實的乳癌案例。收集到愈多個案,得悉更多患者的病況,便能協助醫護人員掌握本地的乳癌實況,提出更合適的醫療服務,及有利持續推展更佳的乳癌防護。

表面上,受訪者接受訪問確沒有即時好處。相反,還可能浪費時間與唇舌,又或以為會對外透露個人私隱。然而,請大家不要無視一個訪問邀請,也不要輕看自己協助完成一個訪問所帶來的影響。因為你的樂意,你付出的時間和資料,使本地乳癌數據積少成多,造福將來的患者,亦可能協助政府推動更利民的公共衞生政策。

施比受更為有福。人與人之間除了存在競爭,亦可互相關懷。表達關懷的方式有很多,可以是一個眼神、一句問候、甚至適當的沉默,以及為他人而付出一些時間。

為了一個更好的明天,請不要輕看一份問卷的影響力,更別小覷每一分力,包括你自己的貢獻。

(本欄逢周二刊登)

info@hkbcf.org

撰文: 霍何綺華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
欄名: 乳過天晴